已经是见怪不怪了,比如在2014年大热的《机械姬》中,出现了下面这一幕。
7年后,你也可以模仿一下艾娃,在自家墙壁上挂上满满一墙的脸(当然如果你不害怕的话),就像这样:
这些“脸”不仅做到了乍看神似,不少细节处也都十分用心地进行了还原,比如面部毛发和眉毛,甚至是痣和睫毛的位置与长度,简直就像真的脸一样:
但其实只要你再仔细看看戴上这些脸的人们,你就会发现,虽然相似度已经是天花板水准了,但是在仿真上,创作者似乎没有特别去还原真实的人脸动态。
比如在制作材料上,这些脸就不是利用的硅树脂,而是塑料,这就意味着佩戴体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愉悦。同时,“脸”上的眼睛、鼻子或嘴巴是无法跟随佩戴者的五官移动而自由移动的。
尽管如此,这些“脸”仍然广受大家追捧。从去年10月项目立项开始,就有超过100位申请者发送过来了自己的照片。
现在,以该项目创建者大川原脩平为第零号作品的“脸”已经可以在网上预订了。
相信不少人可能会疑惑的一个点在于,我和大川先生的脸型都不同,怎么戴得上他的“脸”呢。
根据大川先生表示,这些“脸”都使用了特殊技术和3D打印,能够在准确扫描3D人脸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在塑料制品上制作出高精度的“脸”。这些“脸”故意按照线%进行了设计,也就是说,戴上“脸”不能算是什么难题。
否定的回答,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说法,作为防御新冠病毒的口罩,应该要做到在鼻子和下巴周围的部分紧贴脸部,不要留出大的缝隙。
即使是“脸”的主人,在鼻子和下巴部分佩戴的时候也会露出较大的空隙,就像下图这样:
提高面部识别系统的准确性。面部识别系统的开发人员已经对其进行了测试,看其是否可以用于过去的识别系统。
这些“脸”不能有效地被用于犯罪活动。“如果人们滥用脸,他肯定会立即被抓住的“。
很高的柔性和定制性,可以用于制作一些难加工的复杂零件,比如拓扑学优化。同时,3D打印的制造成本的敏感度非常低,这也是其能够迅速风靡全球的一大关键。